2016最新中考动态

2016中考录取分数线

2016中考成绩查询、中考查分

2011梅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大纲说明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1-12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学习目标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既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

考试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引导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改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适应后续学习的要求。

 

三、考试依据

本考试大纲制定的根据是:20035月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1月《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

 

四、考试目标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本学科学业考试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业考试的能力考查划分如下:

()识记能力。是指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认或再现的能力。

再认能力要求毕业生了解或识别课本中基本概念的含义或基本观点、基本结论。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再现能力要求毕业生记住并正确表述课本中有关的观点、原理。如: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理解能力。是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或事实的解释、说明或推理的能力。理解能力大概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通过简洁的语言,用具体事例描述或说明思想品德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如:以自己身边的生活事实,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举例说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二是通过分析、比较、辨别,明确理论、观点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正确认识个人人生目标的选择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关系。

三是通过阅读试卷中的文字、图表、数据、图画等,获取并解读有效信息;或运用已知知识或事实做出合理推论,引出理论或观点。如:通过读图表或数据,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或揭示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存在的问题。

()应用能力。是指通过活动等形式,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或个人生活经验,初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大概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在获取信息、掌握知识或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判断、分析实际问题。如:结合图文资料、调查结果、访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是将所学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知识运用于新情境、新问题、新事物之中,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如: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是根据获取的信息,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建议或行为要求。如:通过对某地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谈谈公民应该如何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尽一份责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学会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以实际行动参与和谐文化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五、考试范围和分值比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同)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八课,下册第一课、第七课、第八课,约占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十课,下册第六课,约占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约占60%

()20105月至20114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约占10%(以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办的《时事 初中版》等报刊为依据组织实施。)

考试范围具体如下:

 

七年级

七年级教材围绕“成长中的我”,展开“珍惜初中的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的主题教育,突出核心概念“关爱、自尊、自强”。考查范围见下表:

 

内 容

范 围

自尊自强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上册

第三课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下册

第一课

学法用法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上册

第八课

下册

第七课

 

下册

第八课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八年级

八年级教材围绕“我与他人的关系”,展开“学会交往与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的主题教育,突出核心概念“交往、合作、权利、义务”。考查范围见下表:

 

内 容

范 围

交往

沟通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上册

第七课

交往

品德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重要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上册

第十课

权利

义务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下册

第六课

 

 

 

 

 

九年级

九年级教材围绕“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展开“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的主题教育,突出核心概念“参与、选择”。考查范围见下表:

 

内 容

范 围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第十课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第二课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三课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课

第八课

 

承担

社会责任

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一课

第二课

懂得每个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第一课

第二课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第二课

第十课

法律

社会秩序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第六课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第三课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课

第六课

第七课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第九课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课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第四课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第三课

第五课

第八课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课

第四课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第九课

第十课

 

 

时事政治(略)

 

 

六、试卷结构和考试方式

()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7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占试卷总分的46

第Ⅱ卷:非选择题(分析、探究),占试卷总分的24

各题型的小题数、分值见下表。

题型

题数

分值

            

单项选择题

23

46

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分析说明题

1

12

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综合探究题

1

12

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小计

25

70

 

 ()考试和评卷方式。

全卷闭卷作答,并入文科综合(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时间共100分钟。采用计算机阅卷和计算机网上辅助评卷。

2011梅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大纲说明

梅州中考

2016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91zhongkao.com 91中考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